构建自主课堂,促进思维发展——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2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3/23 14:25:43 作者:衡华丽 浏览量:374次
构建自主课堂 促进思维发展
——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2次活动之展示课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创建自主的课堂教学,教师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真实起点,尊重儿童的经验、思维、个性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把握数学核心知识,强化知识内涵,提升课堂思维生长。
2、促进教师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引领,适当拓展、适度渗透,深远意在注重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
3、使学生在观钟、拨钟等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
二、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校二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弱的情况,通过观摩课,开展以“构建自主课堂 促进思维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根据教研活动主题,主讲教师要确定研究课的内容,说课时间,上课时间和听课的时间;
2、执教的衡老师、李老师做好充分准备(教案、课件、板贴)
3、备课组成员李纬明老师,先通过听衡教师说教材,说教学活动过程,根据讲课教师内容的呈现,从各自的认识和教学经验出发,提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让她及时的调整数学活动方案,准备教学资料及教学用具。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活动时间:3月2日
地点:二(1)、二(4)班
观摩研讨课:《认识整时、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流程:本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时的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关系,以及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整时的认读写,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以及时分之间的进率。例1主要教学认识整时,教材呈现了小朋友在上学前看时钟的画面,要求学生说说在桌面上看到了什么,同时明确桌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时分针,最后以8时的钟面为例,引导学生教学8时的方法。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再写一写,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例2主要教学时间单位时、分。第一层次,先认识钟面;第二层次,再认识1时和1分的关系,让学生在桌面上拨一拨,看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并在这一活动中主动发现“1时=60分”的结论。
在教学的过程中,两位教师都注重了以下几点:
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
在活动中体验并建立时间观念;
由易到难,突破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判断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希望通过展示课带动备课组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