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思维 深度学习 ——上坊新城小学顺利承办区级小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2 22:15:56 作者:施丽 浏览量:575次
着力思维 深度学习
——上坊新城小学顺利承办区级小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研讨活动
2020年12月9日上午,江宁区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举办。本次活动以“着力思维 深度学习 突出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戴厚祥、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全程参与,“江宁区李月胜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全区近100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甘泽伦老师做活动主持)
第一节课由校骨干教师李纬明执教《9加几》。李老师先出示草莓图,让孩子们想用哪种方法可以很快的数出草莓的个数,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凑十法做铺垫。新授时,李老师通过多名学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凑十法的简便。练习部分设计层次性强,让学生在去情境化中发现凑十法的魅力,口答交流和动笔计算相互交替中让一年级孩子的思维得到成长和锻炼。
(李纬明老师和一4班的孩子们)
第二节课由校备课组长张艳老师和三(3)班的学生展示《认识几分之一》。分数,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是一类全新的数,一类懵懂的数。张老师通过三次公平的分东西,让孩子产生疑问:平均分一个物体结果不能得到整的结果该怎么表示?进而产生用新的数来表达结果的需要。分数因“分”而生。而后通过自学视频,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各部分的意义,写法,读法以及产生的道理。接着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用多种素材表示出二分之一,进一步丰富和凸显二分之一的本质特征。纵观整节课,张老师让位于生,让教于学,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张艳老师和三3班的孩子们)
最后一节课由区小学数学带头人衡华丽老师和二(2)班的学生呈现《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在古代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故又称为“九九歌诀”,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瑰宝。如何让学生从“死记硬背”到“乐学”“善背”?这节课给出了答案。课始以外国朋友算不出4×8和8×4的小视频导入,凸显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小组代表汇报展示课前整理的乘法口诀表,体会现有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有序的优点。然后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寻找并发现规律。练习中,对比印度19×19 的口诀表,突出九九乘法口诀表的简练和实用。衡老师围绕“理、记、用”三方面,引导学生整体探索记忆乘法口诀表,不断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衡华丽老师和二2班的孩子们)
随后,李月胜校长结合展示课内容,进行了题为《深度学习:一种思维的打开方式》讲座。他认为:深度的教学,需要教师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做到“深入、深究、深刻、深远”。深入是指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真实起点,尊重儿童的经验、思维、个性。深是要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数学核心知识。深刻旨在强化知识内涵,提升课堂思维生长。教师适时引领,适当拓展、适度渗透,深远意在注重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教师要用数学学科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儿童,让儿童从小就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要着眼于儿童的长远发展,营造一种“生命在场”的课堂。
(李月胜校长开设讲座)
接着,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从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角度对三节课进行点评。
(教研员周善伟老师评课)
他指出:三节课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前两节是单元起始课,第三节是复习课,虽然形式不同,但是三维目标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9加几》这节课引导一年级学生经历自主探索9加几的凑十过程,掌握9加几的凑十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认识分数》一课关注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注重引发学习认知的冲突。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乘法口诀表》一课回归教学本质,弱化单句口诀的功能,着力关注整体的“表”中规律和价值。由发现规律到使用乘法口诀表,凸显乘法口诀表最基础的使用价值——记忆口诀。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戴厚祥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戴主任首先肯定了我校数学团队积极钻研、坚持原创的精神,赞赏三节课都做到了:深学、真研、淡教。其次,他认为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深度学习是思维进阶的重要历程。在三节课中分别看到了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和深刻性。儿童的数学思维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进阶,令人倍感欣喜。
(江宁区教研室戴厚祥主任做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老师们认真记录,收获颇丰。专家领导的点评如一场及时雨,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浸润着大家的心田,让大家顿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相信老师们通过学习,会继续思考如何在常态课中“着力思维 深度学习 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