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激发兴趣——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12/11 20:47:14 作者:路雨心 浏览量:480次
随文识字,激发兴趣——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
时间: 2020,12,11
地点: 一(1)班
人员: 骆媛、路雨心、张睛、苗依晨
主讲人: 骆媛、路雨心、张睛
记录人: 苗依晨
12月11日上午第三节课,一年级语文组备课活动在一(1)班教室展开。
主备课人骆媛老师就课文8《雨点儿》教学方面交流了自己宝贵的教学方法。在识字写字环节,骆老师提出本课有许多前、后鼻音,如“半、问、方、更、长”,在教学中要发挥同伴学习的力量,在范读后,让学生相互正音,开火车读词卡。多音字的认读要结合字义进行。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境,在生活中发现这个字还有不同的读音。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长”的意思是生长。从而让学生知道“数、长”这两个字在课文中的读音。本课要求新认识偏旁的“穴宝盖”,容易与前面学过的“宝盖头、秃宝盖”混淆,可以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书写本课生字时,可以用“神奇手指笔”指导学生书空生字的笔顺,用“火眼金睛”帮助学生找到关键笔画,再用小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穿插”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独体字作偏旁时,出现的字形变化。如,书写“有”字时,可以对比“有”和“月”,“月”在作偏旁时,撇变成了竖。在朗读课文时,采用分角色朗读和师生合作读的方式进行。
主备课人路雨心老师就《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方面交流了宝贵的教学方法。首先创设情境,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自己去感知、体悟,建构交际知识,再把已知内化为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言语实践中真正地习得交际能力。先同学间交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人群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讲话。通过画面观察,教师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漫画等,如,公交车上、电影院里、餐厅里、演讲比赛中,让学生看图选择合适的音量,与生活进行链接。给出相应的场景,让学生演一演,其他同学评一评。
主备课人张睛老师就《语文园地六》教学方面交流了宝贵的教学方法。语文园地重在识字和辨认方位。首先,连一连:上下结构(花-星、只、色、尘),左右结构(清-明、叶、把、地),再判断其他生字的结构。再从学过的生字词中找一找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接着,学习方位词“东、西、南、北”。认识、了解生活中的方位词,如火车北站、汽车南站、海南、东北三省等。学习利用方位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再拓展其他辨别方向的知识。
然后,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最后,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古朗月行(节选)》,并背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文本对答、想象对答两种阅读策略感受这种“一问一答”式儿歌的乐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已不同的活动方式。
语文组各位成员,针对这三个板块的教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细抠教学流程及实际可操作性。路老师认为,在辨认地点时,应注重对于生活中识字,并非通过其他标志来判断,而是真正的通过汉字来识得,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