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数”出精彩——四上数学备课组活动(2)

发布时间:2025/10/17 9:17:31 作者:刘旭凤 浏览量:29次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数”出精彩——四上数学备课组活动(2

备课主题: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备课时间: 10月13

三、备课地点:教师阅览室

四、备课人员: 刘旭凤、谢露、许晶晶

五、备课过程:

10月13日上午,四年级数学组针对本周教学任务和谢露老师主备的课展开了集体备课活动。

523af69f68e4df91acafa42d28fe1e5

谢老师主备的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谢露老师准备的这堂课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导入环节衔接自然:《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内容,承接三年级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又为后续学习复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本节课围绕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这一核心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虽整体达成预期效果,但在细节处理与学生个性化指导上仍有提升空间。

以下是各位老师的意见:

1.刘旭凤

(1)聚焦教学逻辑,彰显过程价值

教案以学校购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切入,精准关联二年级已学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为新知学习搭建桥梁,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梯度。从引导学生思考购书前的准备,到分析四(3)班数据、完善统计表,再到认识条形统计图,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完整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分析”的统计全过程,有效落实了“发展初步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目标。

(2)互动设计扎实,能力培养落地

教学中通过“观察表格补全合计”“小组讨论统计图组成”“对比统计表与统计图异同”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针对统计图绘制中“直条高低差异”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一格表示多少数量”,抓住知识关键点突破难点。统计实践环节回归本班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既巩固了统计方法,又激发了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2.许晶晶

(1)立足目标达成,凸显学科本质

目标定位精准,素养导向明确。教案紧扣教材内容,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且各环节设计均围绕目标展开。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掌握表示数据的方法,对应知识目标;经历完整统计过程、学会分析简单数据,指向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统计的意义价值,契合情感目标,整体设计凸显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符合新课标对统计教学的要求。

(2)细节关注到位,思维引导深入

教学中注重对统计工具组成部分的梳理,如明确统计表的“标题、项目、合计”等要素,厘清统计图的“横轴、纵轴、直条”等概念,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比两种统计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课总结环节聚焦“收获”,助力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深化对统计学科本质的理解。

6928bd39c34f40026972c6c52b6fcaf

通过集体备课,有效推动了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组内提出以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抓实教学常规,并强化教研组建设。相信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综合学科的教育教学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