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展示风采
发布时间:2025/3/13 14:46:26 作者:李思思 浏览量:41次
2025年3月13日,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在一楼阅览室开展了以《圆柱的表面积》为主题的生本课堂展学研究活动,李思思、李纬明、张艳、衡华丽等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主备人衡华丽老师对《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进行了详细阐述。她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教学思路、练习和作业等方面展开,明确了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推理等探索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衡老师设计了多个活动环节。首先是“摸一摸”活动,让学生通过触摸圆柱表面,与同伴交流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初步感知其概念。接着是“探究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环节,学生通过剪一剪、想一想、试一试等活动,自主探究圆柱侧面积公式,并在汇报中总结出不同情况下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随后的“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环节,学生在理解侧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圆柱表面积的公式,并通过量一量、写一写、算一算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研讨环节,六年级组其他成员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李思思老师认为,本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了圆柱表面积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突破了难点。练习环节层次分明,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小组合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建议教师加强引导。张艳老师指出,教学设计巧妙,多媒体动态展示使抽象知识直观易懂,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教师语言精炼,评价及时准确。不过,时间把控稍显不足,拓展练习时间紧张。李纬明老师认为,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良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练习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但板书设计上,公式推导过程的呈现稍显杂乱,建议更清晰有条理,利于学生总结和记忆知识。
此次活动,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围绕《圆柱的表面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生本课堂展学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设计,提升了教学质量。老师们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