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妙天下——五年级语文备课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4/5/22 11:08:42 作者:王慧 浏览量:158次
“语”妙天下——五年级语文备课活动(三)
一、备课主题:感课文语言之风趣幽默
二、备课时间:5月21日
三、备课内容:手指
四、备课地点:2号楼四楼西办公室
五、备课人员:白陵葭、朱金娥、王慧
六、备课过程:
5月21日上午,五年级语文组针对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理解课文内容这一主题展开了集体备课活动。
白陵葭老师认为,《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本文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很是有趣。 王老师和朱老师针对白老师的观点,指出《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课后反思
在介绍这篇文章的表达时,只是告诉学生:课文介绍手指的每一个特点时,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子进行论述。教师应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来具体生动地描写一种物品的特点,以及从这些特点中得到什么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时力度还不够,今后要加以改进;课堂气氛仍不够热烈,学生发言略显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留给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