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 逐级挑战 趣学古诗
发布时间:2024/4/24 14:32:21 作者:束晨晨 浏览量:220次
11. 《古诗二首》同课异构
—— 关注低段古诗教学教学研讨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2)
2023-2024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2)
一.备课主题:《古诗二首》同课异构——关注低段古诗教学教学研讨
一.备课时间:2024.4.23
二.备课内容:11.《古诗二首》
三.备课地点:教师阅览室
四.备课人员:束晨晨 张然 韦开悦 余颖 王其悦 伍祯 李玉
五.备课过程:
4.23日上午,一年级备课组针对下周的单元教学内容和《古诗二首》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束老师和余老师共同执教本课,进行同课异构。
伍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是由束晨晨老师执教。束老师通过带领孩子回忆学过的古诗《江南》,从而引出本首诗《池上》。课堂中,束老师用动作带着孩子们学“撑”字,课堂生动活泼,孩子积极认真,每个孩子都投入到课堂中。
本节课教学,束老师做到了三点:一、学习字词,突出重点。抓住字词的重点与难点,让孩子课前注音练读,课上主要检测朗读的准确性。二、划分节奏,读出韵律。古诗的朗读的第二层次是读出节奏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拖腔、连音是他们常出的问题,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哦划分节奏,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抓住诗眼,情感朗读。读诗的最高水平是将诗歌的情感通过声音、表情等传达出来。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于第三步,束老师抓住了诗眼“偷”字,让孩子说说对于它的理解,让孩子思考这个字是否可以换成“拿”字,又让孩子上台想象并演示小娃“偷”的动作,旨在让学生理解“偷”字的精当和小娃的天真,进而给每一句诗句配上了感叹词(小娃撑小艇—嘿,偷采白莲回—哇,不解藏踪迹—呵呵,浮萍一道开—哈哈),让孩子愉快地朗读,也做一回天真活泼的小娃。
李玉:余老师在课堂一开始,便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注重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古诗,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其读的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写字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并且还共同研讨了下周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安排:
下周进度安排:
时间 | 内容 |
4月24日 | 12.《荷叶圆圆》 |
4月25日 | 12.《荷叶圆圆》 |
4月26日 | 13.《要下雨了》 |
4月29日 | 13.《要下雨了》 |
4月30日 | 《语文园地六》 |
下周练习、作业安排:
时间 | 课堂 |
4月24日 | 写字册P39-40 |
4月25日 | 补充习题P37-38 |
4月26日 | 写字册P40-41 |
4月29日 | 补充习题P39-41 |
4月30日 | 写字册P42 |


六.上课过程
七.课后反思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听老师范读等形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诗人为什么要把偷采白莲的小娃写入诗中?你对这个小娃有什么看法?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娃撑着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驶,看到颗粒饱满的莲蓬子,忍不住偷采了几个来解馋,有的说小娃没有经过大人同意,小心翼翼地采了几个莲蓬子,有的说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偷采的经历:成熟的枇杷、桔子、西瓜……说着说着,大家都忍俊不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学生都知道了:这里的偷采与一般的偷盗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诗人写偷采白莲的小娃更能体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