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数”你最棒——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活动(5)
发布时间:2023/4/14 13:48:41 作者:李纬明 浏览量:304次
心中有“数”,“数”你最棒——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活动(5)
备课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备课时间:4月13日
三、备课内容:相遇问题
四、备课地点:教师阅览室
五、备课人员:芮红梅、衡华丽、李纬明
六、备课过程:
4月13日上午,四年级数学组针对下周教学任务和衡老师主备的课展开了集体备课活动。
衡老师主备的这节课主要内容是相遇问题。
例7的教学,要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组织学生的解题活动。呈现问题后,以先引导学生读一读题目。说说对“同时出发”“相遇”“相距”等词语的理解,并过动态演示、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明和小芳的行走方式,明确:两人是同一条直线上面对面地行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行走的时间相同;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欢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要重点引导生理解表示“经过 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的方法;对于列表整理的方法,要着重导学生理解两人行走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明确: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就是他们两人一共走的程。接着,启发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并在明确两础不同的思路后,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组织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分别结合线段图和列表整理的结果,说说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并通过比较明确: 两种方法中,一种是先求每人 4分钟走的路程,另一种是先求两人 1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由其中一种方法得到另一种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说说自己的获和体会,以进一步明晰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随后的“试一试”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一说它和例 7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在交流时,具体说说是怎样表示两人的行走速度和时间的,两人相距的米数是图中的哪一段;然后要求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组织交流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理解其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例 7和“试一试”进行再一次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两道题目中,虽然行走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已知两人行走的速度和时间,都是求两人一共走的路程,可以用相同的思路解答。
第 69 页的“练一练”,可以先让学生画线段图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完成解答。组织交流时,可以让学生对照画出的线段图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以及列式方法。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并通过比较理解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要求学生先用一种方法解答,再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最后还共同探讨了本周的练习与作业,将下周的教学计划认真地展开。
下周教学计划:
4.17 期中复习
4.18期中复习
4.19期中复习
4.20 期中考试
4.21相遇问题
七、上课过程:
八、课后反思:
通过这次备课活动,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经历说课—修改—上课—反思,有了新的体会与收获。
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逐步抽象成的数学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所以,前面的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有所感悟,但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时,及时数学化,有效地引导学生小结规律,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2.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从而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