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新语新汇·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报道(五)

发布时间:2022/4/27 14:41:38 作者:奚玮 浏览量:307次

四月芳菲赏日出  精耕细作强备课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2篇课文。四年级组三位老师根据董爱玲老师执教的第15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在课后齐聚研讨如何更好地上好习作策略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紧扣这个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把整个日出的过程写清楚。

【主题】赏日出之美,学表达之法

【活动方案】

确定备课活动主题

上课第15课 授课人:董爱玲老师

三、研讨上课后的收获,反思总结,形成报道

【活动流程】

一.确定备课活动主题:赏日出之美,学表达之法

二.上课第15课 授课人:董爱玲老师

老师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指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本课以美丽的日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为后期新课学习进行铺垫。从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到引导学生从多种朗读方式入手,感悟日出的壮美,学生被深深陶醉于壮丽的海上日出奇观之中。

95df6b744577a58c44adc3ba5489769

在课堂中,董老师组织学生二次阅读,引导学生根据天气情况区分第2-5段,进而概括出晴天、多云、天边有黑云时三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最后董老师组织学生理清首尾两段内容,归纳出课文的层次,清晰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回顾重点段落,分析了其写作顺序,明确了按太阳变化的时间顺序来写景的方法,明确落实“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一单元要素。

25a1217c98e0657ca25a5493ddafb37

三、研讨上课后的收获,反思总结,形成报道

课后,老师们齐聚研讨。老师们首先对这篇课文文本进行了分析:

《海上日出》是作家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写的是他赴法留学途中,常清晨起身凭栏观看日出。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勾画出一幅隽永绮丽、博大壮阔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对光明前程渴求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6个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奇观。先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再写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的奇妙而壮观的景色。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第4自然段写云薄时水天一色的日出景观。第5自然段写云厚时太阳光芒不可阻挡的情景,以及太阳终于冲出重围把天地变成光亮的世界的景观。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句赞叹海上日出是奇妙而伟大的自然景观。

1ea453773bfeebd6084ef7f94c2f5a3

接着老师们在统整本单元的编排基础上,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教学目标解析——

IMG_256IMG_256

朱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本课的整个过程,先用学生联系自己看日出的经历切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接着结合文章的内容,开门见山,提问: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看海上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以找课文中心句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口,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奚老师还补充道,自己本课教学时,学生在品读课文过程中结合课件出示,重点研读课文第2-3自然段,通过配图排序,配图找句子,分析关键词语,让学生感悟晴天时太阳颜色、形态、光亮、位置的变化。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代讲,读的方式多样,有齐读、默读、个别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海上日出的奇丽景象。23fb01ff51ccb26cb0c2fe6bc08a10d

基于对新课标的解读和研究,老师们也对大单元教学和本单元教学任务群的设计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老师们在讨论中还提到,虽然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目的在于指导写法,但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文字表达等精彩之处,我们在教学中还是需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重点赏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感悟的,因为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会搭建作文的框架,还需要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采用生动形象的语句去填充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升。

课外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名家写景文,让学生再次深入体会写景文的写作顺序和文字表达特点,巩固和提升对这类文章的感悟。推荐文章《桂林山水》、《荷塘月色》、《白杨礼赞》等。

此次备课充分显现了语文学科紧紧围绕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特点,注意加强单元自身的内部关联,充分发挥习作单元中各栏目的作用大家的研讨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期待老师们在备课研讨的磨炼中,不断打造高效课堂,给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鲜养料,如沐春光,焕发出勃勃生机。

撰写人:奚玮

日期:20224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