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语文教研组活动报道(三)
发布时间:2022/3/11 19:08:07 作者:夏露露 浏览量:364次
整本书阅读,开启课外阅读新航程
——上坊新城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报道(三)
【活动方案】
时间:2022.3.9
地点:录播教室
人员:语文组全体成员
【活动安排】
【活动签到、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上课
2022年3月9日上午,主题为“低年段课外阅读分享”的教研活动在学校的录播教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夏露露老师主持,活动邀请了原南京市教研员芮琼老师亲临现场指导,上坊新城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芮琼老师亲自执教《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绘本阅读,通过课前交流孩子们喜爱的图书,走进本课的阅读世界。芮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书本的封面设计,由此引出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介绍,让学生理解这是本了不起的书。芮老师借助本书改编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通过书中插图引导学生熟悉故事人物 ,并结合游戏找人物特点。通过儿歌总结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芮老师通过目录顺延,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节、语言,特别是演一演,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目录,理清故事主线;借助插图,了解情节发展;运用演绎,体会角色特征。
(二)讲座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研讨交流,老师们普遍认为:芮老师的课给我们带来了对课外阅读课新的认识和新的启发。芮老师提出阅读课中的学生分为三个类别:读前、读中、读后。我们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当做一种情况,学生不是容器,阅读课是为了让三者都有收获,让读前的学生想去读,读中的学生继续读,读后的学生再去读,让他们爱读、想读、主动读。且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更关注的是故事内容,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不是语言或是其中的道理。我们在授课时要明确,把趣味放在第一位,语用放在第二位。只有学生喜欢读,愿意读,他们的读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会有收获。学生喜欢的是故事、情感,那我们就关注故事,理清故事,关注情感,体会情感。故事就是故事本身,不要割裂,变得无趣。
(三)研讨
研讨环节,大家纷纷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董爱玲主任分享了自己从这堂课中的收获,也提出其他类别的书籍应当如何进行教学。芮老师强调可以抓住书本中可感的部分故事,故事性不强的部分可提出场景。陈宏保副校长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十分认同芮老师对于阅读课关注趣味性这一要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讲述。夏露露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想法,并提出对于推荐书籍的课程应当怎样进行。芮老师认为,推荐课20分钟即可,可通过抓情节、设悬念来激起学生兴趣。解维丽主任谈到今天的阅读课让人印象深刻,想上好一节阅读课不容易,从内容的选择、筛选上就非常重要……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与会老师们定不负这一场春日的相聚,加强钻研,在助力学生阅读学习的路上不断前行。
(撰稿人:苗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