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创建规划
发布时间:2018/12/7 10:08:28 作者:言克琴 浏览量:490次
上坊新城小学文明校园创建规划
(2018年一2021年)
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今年起,我校全面开始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我校应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管理、树立师德形象、落实素质教育、改善校园环境为重点;以爱国、爱校、爱班级进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校训,营造处处好读书、时时读好书、个个读书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学校组织建设、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创建目标
1.班子成员公正、清廉、开拓进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表率的形象。
2.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社会尊敬、家长信任、学生敬爱的形象。
3.学生好学上进、文明礼貌、遵章守纪的形象。
4.团结、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
5.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
在师资队伍、内部管理、教育质量、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按文明校园的标准来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质量的文明学校。
三、领导小组
组长:李月胜(校长)统筹全面创建工作。
副组长:陈宏保(副校长)全面落实创建工作。
组员:
施丽(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分管教学、艺术教育及教科研工作。
解维丽(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分管德育、少先队及科技、体育、卫生工作。
宋贞文(总务主任):分管后勤服务、安全管理工作。
言克琴(校长办公室主任):分管学校人事、宣传、年报及义务教育均衡等工作。
四、创建措施
1.有序组织各项活动
(1)在教师当中开展创当“优秀班主任”、“优雅教师”等评选活动;在学生当中开展创争当“文明班级”“新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五星争章”等活动。
(2)定期举行校园文化“上书·六艺节”“上书·三元节”“上书·体育文化节”“上书·科技节”等节日文艺活动、艺术比赛,“读书·说书·唱书·演书”主题活动,各类征文比赛、啦啦操等学生综合素质竞赛等活动。
(3)通过参与各“文明单位共建”等活动塑文明单位形象,提高我校创建文明校园的社会影响。
2.强化德育工作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反映时代的新发展和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变化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把爱心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创造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和德育工作新的有效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取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成效,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1)继续加强养成礼仪教育。要以“八礼四仪”教育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新修改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教职工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全体老师、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实效。深入开展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同时要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教育全过程。要充分发挥队会、班会、思德课德育阵地作用及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各学科要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各自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创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纪念日,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劳动,参与实践,通过亲自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留守儿童、女学生的关爱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以师德主管校长为队长,班主任和年级长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心里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4)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法制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的作用,努力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法制教育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认真总结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创建现实法制示范校园和依法治校示范校。
3.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实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育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确保校本研修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研修,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推进集体备课,做好教科研的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校本课題研究,逐步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估机制。
(2)加强教学过程及常规的管理。质量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按标准上规范,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备课、讲课、辅导、作业、考试等教学常规的管理,继续开展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说课、优秀教案的评选工作,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评价制度。
(3)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学校要逐步增加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投入。鼓励并推进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技术的整体结合。
(4)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整体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加强对广播操、眼保健操的管理,积极开展田径类项目的训练,认真组织以“健康、卫生、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月活动,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管理,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5)重视艺术教育,深挖艺术教育的潜力。要以开展各种传统的节庆日、纪念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深挖艺术教育的潜力,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刀实采取措施,在教师的师德建设、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提高教学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批骨干教师队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教师教研队伍的建设。要在职务聘任、教师培训、考核奖惩方面面向优秀教师倾斜,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狠抓师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礼仪、道德建设,引导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风、学风上要以身做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使广大教师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坚韧不拨的团队精神;具有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的强烈责任感;具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
5.加强安全工作。扎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学校治安综合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保障学校师生、财产安全。加强校门封闭的管理;规范校园内车辆的停放;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与监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坚持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校园内及周边易发事故的重要部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认真抓好师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完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明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