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语”众不同,齐心协力——三年级语文备课报道(3)

发布时间:2021/10/14 10:46:31 作者:白陵葭 浏览量:336次

关注课文结构 学习理解方法

——记三年级语文组阅读教学备课

一、备课主题:学习文章结构特点 学习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

二、备课时间:9月28

三、备课内容:第二单元阅读教学《秋天的雨

四、备课地点:二年级东办公室

五、备课人员:夏露露、王于、王慧、白陵葭

六、备课过程:

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阅读教学课标中要求三年级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义。因此,928日,三年级语文组集体备了《秋天的雨》这篇精读课文,研讨将词语理解教学融入到阅读文本中。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单元“秋天”主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11014093547

王于老师作为主备人,在三(2)班为老师们展示了这节课。课堂上,王老师教态自然,条理清晰。在教学中王老师能抓住重点词串进行识字教学,又能关注中心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同组的三位老师都在认真学习。

微信图片_20211014093553

听完课后,老师们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慧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优美词句,如在让学生感受秋天色彩时,说到秋天有那么多的颜色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白陵葭老师补充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课文语言的优美,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沿着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 自由读、点名读、齐读。这会让学生觉得没意思,像走马观花一样,感受不到文章语言的美感。夏老师建议可以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方法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景色,比如树叶、水果等,让学生品味着蕴涵在文字中的美,想象着秋天的美。

微信图片_20211014093726

微信图片_20211014093718

微信图片_20211014093852

要想使学生“喜欢阅读”,喜欢积累,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大量阅读,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