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一心一意·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报道(十四)

发布时间:2021/6/3 8:08:42 作者:邰雯静 浏览量:315次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2020~2021学年第学期

一心一意·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十四)                                    

【活动时间】202163

【活动地点】一年级西

【活动人员】施丽、邰雯静、李佳舟

【活动主题】复习整理 查漏补缺——模块复习

【活动目的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经初步掌握,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一学期下来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难免会造成遗忘,有必要通过系统复习帮助学生对知识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进行知识的再次构建。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

2.教师精选相应模块的习题进行印制。

阶段(实施阶段)

研课——上课——反思

  1. 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的数、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

  2. 第二课时: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3. 第三课时: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4. 第四课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过程

一年级备课组教师与其他年级教师一起于202163日下午召开了“复习整理 查漏补缺——模块复习”备课组活动。组织复习时,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选择合理的策略,努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IMG_256

IMG_256

第一环节: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

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100以内的数、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

第二部分: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第三部分: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第四部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环节:理清单元重难点。                                                                                                                                                                                                                                      

重点

  1. 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 的顺序,进步提高数数、读数 、写数的能力,进 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1.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环节:研课——上课。

(一)集体备课

关于100以内数的复习:一方面,要结合每一道题的内容对10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促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数、拨数、读数、写数、及比较数的大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发展数感。
关于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的复习,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平面图形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发展数学思考。
关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管的复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口算方法,促进计算技能的发展。在复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20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也可以通过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沟通联系,并自主总结相关的计算方法。
关于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复习,既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整理笔算方法,又要进行一些扎实有效的练习,使学生的笔算能力稳步达到相应要求。
关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要注意三点:-要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二要借助题组及时沟通相关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三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上课研讨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活动反思】

复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班级上部分后进生,通过帮扶,针对性地练习,使他们共同进步,取得发展。复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以“学生练习——集体交流——共同整理”的基本思路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建立在自主练习、体验的基础之上。复习后及时通过相关练习进行巩固,并通过练习情况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