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文章
一心一意·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报道(十三)

发布时间:2021/5/25 8:07:37 作者:邰雯静 浏览量:256次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2020~2021学年第学期

一心一意·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十三)                                    

【活动时间】2021525

【活动地点】二、三年级教室,二楼名师工作室

【活动人员】史老师、邰雯静、李佳舟、李纬明、甘泽伦

【活动主题】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青年教师学习交流

活动原则

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新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活动流程

1.一年级组青年教师去听二、三年级青年教师的课,互相学习。

2.每位成员发表评课意见。

4.史老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问题研讨。

5.提出改进措施并由执教者反思。

【备课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认识小数》

【学习过程】

(一)听课

第一次听课

时间:2021518

内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试上(主备人:李纬明)

《认识小数》试上(主备人:甘泽伦)

听课记录:

IMG_256

IMG_256

第二次听课

时间:2021525

内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再磨课(主备人:李纬明)

《认识小数》再磨课(主备人:甘泽伦)

   听课记录:

IMG_256

IMG_256

(二)研讨反思

1.教者课后反思

1)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校园的一角“童心园”,说一说“还想知道些什么”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由解决问题的需要产生分类整理,学生体会到学习分类整理的必要性。接着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整理时让学生按一定顺序一边做记号一边记录的方法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接着让学生说说通过分类整理,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整理得到的不同结果,说一说都是对同一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为什么分类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IMG_256

2“认识小数”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和以往的自然数和分数有着不同的特征,学生通过这节课需要把生活中常见的这类现象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生活中的小数怎样读写,有什么含义,与整数有什么区别等等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在这节课上解决的,但是限于学生年纪较小,不可能带着这样明确的目标来学习这节课,采用一味地告知,势必引起孩子们“厌恶”的情绪,在这节课上,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总结,自主归纳出小数的知识,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才是能够保留的。

IMG_256

2.青年教师评课+史老师点评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效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IMG_256

《认识小数》在这两次探索过程中,探索一学生初次接触,探索起来存在困难,这是老师就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探索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探索二中,学生把刚刚学到的经验及时应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自主发现并总结出来结论,这样的结论才是学生自己的,这样的结论更容易内化。两次探索的关系是有扶有放。类似于此的是例题与试一试的关系,书中的试一试是对例题所要呈现的知识点内容的补充,这就决定了试一试不同于巩固练习,它是需要细化处理的。

IMG_256

【活动反思】

这次一年级青年教师与二、三年级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的活动让我们都收获不少。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独立、合作、请教、反思。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整理。比如翻翻听课记录,与执教者交谈,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一番比较,写一篇“听课一得”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分析、比较,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注意吸收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