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 数“数” 理“数”
发布时间:2021/6/28 12:33:54 作者:衡华丽 浏览量:309次
学“数” 数“数” 理“数”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13次活动
2021年6月8日,全国知名特级教师詹明道和原南京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莅临上坊新城小学进行教学指导。李纬明老师执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堂课之前,李纬明老师进行如下思考:
统计知识教学有什么用?
如何产生数据统计的需求?
数据统计的价值和作用?
数据读取的三个水平对这节课有什么用?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这节课,李纬明老师发现:课标对第一学段统计学提出了三点要求: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经历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了解收集的方法,并用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出来;
会做简单的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基于以上收集的信息,李老师将这堂课分为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回顾比较—练习巩固—全课总结
詹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提出:根据情境图提出三个驱动性问题:①图中有哪些人?②他们分别在做什么?③你还想知道什么?让统计确实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是教学中的一种要求。同时,课本练习要灵活选择与应用。统计知识教学可以用数据分析的视角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朱宇辉老师指出:1987年,外国学者把学生对于数据统计的读取分为三个水平:1.数据本身的读取;2.数据之间的读取;3.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通过数据来进行预测评估,这样更具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推理,参与不同分类的标准统计活动,意识到现实价值,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整个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索建构,形成丰富的经验,在练习层次也分为三个层次,已知情境—现场活动
最后,李月胜校长充分肯定两位老师为课做出的前期付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名师的引领下,我校年轻教师会成长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