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图形几何 提升思维水平
发布时间:2021/5/19 15:53:37 作者:衡华丽 浏览量:415次
着力图形几何 提升思维水平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6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经典概念课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研读教材能力及反思能力。
2、希望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指导教师如何研读,如何把握教材,让老师们触类旁通,能解决这一类的课。
二、活动流程:
(一)解读教材。
1、正确地把握标高。
小学阶段,出现两次认识角,一次是二年级,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从表象上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还一次是四年级,是学习直线、射线、线段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则更加抽象些。因此,教师要合理地把握标高。对于二年级学生,只要求能结合生活情景、通过实际操作活动等,帮助学生对角有些感性认识即可,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建立角的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
2、把握好教学的落脚点。
(1)主题图:
这幅图是单元主题图,图中的情景都与角和直角有关。作用:有利于让学生从情景中初步的感知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还可以深挖主题图的资源,在感知角之前,让学生找找操场上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既唤起学生对所学过的图形回忆,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2)例1——建立角的表象。
体现:
①从实物中感知“角”。
②从具体到抽象。即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角”这个过程。
③角的概念,停留于形象的描述。
④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直观地感知角是有大小的。
(3)例2——画角。
教材中给出了角的一个顶点和一条边,并且这条边处于水平方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例如不要求其中的一条边是水平的。对角的两边叉开的方向可以向上、向下,还可以向左、向右,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
另外在指导学生画角时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而不能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感受和思考。
(一)对于本课
角的初步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这节课要把握:
1、概念的引入,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都能从生活中引入角,从活动中感知角。
2、概念的形成,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3、概念的运用,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延伸至这一类课
通过本课,言主任提出“认识线段”、“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认识三角形”乃至整个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
此类课的特点有:学生有经验,特征很好找,好创造活动。而亟需教师做的就是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寻找特征,交流时对比概括,去非本质留本质。